内容摘要:2019年11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27期“新中国70年的国家治理:理念、话语与制度”青年学者对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关键词:国家治理;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黄小强/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贾伟 黄小强 通讯员 顾杰煜)2019年11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27期“新中国70年的国家治理:理念、话语与制度”青年学者对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飞岸、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张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李戈、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魏志奇、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常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彬彬、陈明琨和蒋玲等8位青年学者作专题发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出席论坛并担任评议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衡主持。多家学术媒体代表及校内外师生3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张权发言 本网记者 黄小强/摄
在专题发言环节,张权作了题为“话语与行动:中国政府的回应性”的发言。他指出,中国政府的回应性作为政治学、行政学和公共管理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强调了政府对公众诉求的回应性往往被视为合法性的重要基础。相比于话语层面的政府回应性,行动层面的政府回应性更值得深入研究,因为它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直接地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