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编者按:十年前, 2007年,美国以次贷危机为发端,爆发金融危机,于次年更是演化为国际金融危机,时至今日,世界经济仍未完全摆脱其阴霾。1999年至今的近20年间,李慎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美国和国际金融危机多有著述和预言,有的预言已经应验,有的预言正经受实践检验。李慎明:目前这场正在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是对美国这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特别是金融霸权肆意泛滥的“报复”,是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理论的有力清算,更是对美国所谓“民主制度”的根本挑战。李慎明:美国不会坐视金融危机侵蚀其国际地位,这就迫使美国采取一系列特殊措施来挽救其单极全球霸权,必要时可以通过削弱新崛起的大国的实力来维持其霸权,特别是把政策重点放在遏制中国在太平洋的崛起上。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国;李慎明;全球化;政治;民主;马克思主义;张莉;矛盾;爆发
作者简介:
编者按:十年前,2007年,美国以次贷危机为发端,爆发金融危机,于次年更是演化为国际金融危机,时至今日,世界经济仍未完全摆脱其阴霾。1999年至今的近20年间,李慎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美国和国际金融危机多有著述和预言,有的预言已经应验,有的预言正经受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解释和预判重大现实经济问题方面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中国社会科学网经济学频道推出“李慎明论金融危机”系列研究成果。敬请关注。
访谈专家 李慎明 访谈人 张 莉
李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国际问题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政治组成员。中国政治学会会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顾问等。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民主政治、国际战略。主要著作:《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索》、《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 《战争、和平与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战略》、《李慎明自选集》、《纵马湘赣》、《王震传》(合著,上、下册);担任八集教育参考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总撰稿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系列)、《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黄皮书系列)等数十部论文集、研究报告等的主编;发表论文数百篇。数部作品获国家有关奖项。
前言:非常高兴李慎明副院长能接受《国外社会科学》的采访!今天的访谈以历史和理论的脉络为线索,李副院长主要讨论三个重要问题:(1)在金融危机持续恶化和演变的背景下, 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格局的演变问题;(2)在此背景下,美国和欧洲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危机;(3)面对危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激进左翼面临的困境、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国际战略的调整方向。
张莉:早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您就曾提出过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极有可能已步入40~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自2008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走势进行各种预测,您又 提出了“WL”型发展趋势。目前,在金融危机持续恶化、演变为欧美各国的主权债务危机之时,我想请您先谈谈国际金融危机恶化、演变的原因。您对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势有哪些更深刻的思考?
李慎明:从2001年3月起,美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拐点,承接了 1967年进入“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中下降阶段的遗产,重新步入了长周期中的衰退轨道。具体来说,2000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美国为挽救其经济颓势,将美元利息降到1%,并规定可以用房屋增值部分到银行进行再抵押,美国房市因此大涨,其后5年上涨了60%以上。美国居民每年从房地产增值中总计获利近万亿美元,消费也因此旺盛,储蓄率到2006年7月跌破- 1.5%。由于财政和对外贸易连续数年的高额双赤字,美国亟须引入外资填充。所以,从2004年6月到2006年的两年中,美联储共1次提息,利率从1%升至5.25%。利率的调高,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导致大批借贷人无力偿还贷款,大银行和金融机构相继宣告破产。2007年8月,美国房贷危机爆发后,通过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向全球传导,最终演化为对国际金融稳定、世界经济增长造成极大冲击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就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但从根本上说,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乃至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张与社会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美欧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实行以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和泡沫化、金融资本流动及金融运作自由化为基本特征的掠夺性金融体制,导致引发次级房贷泡沫破裂的恶果。
对于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势,我认为,各国政府都采取重大举措共同应对目前这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但由于全球性的贫富两极分化急遽拉大,绝大部分弱势群体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根本性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有加剧之势;各国巨额的金融衍生品“有毒资产”没有得到根本性、制度性的消除,全球经济在近三两年内稍有反弹之后有可能重新步入更深的低谷。我曾使用WL这个英文字母来表达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L的下划线上,可能是充满锯齿状的小幅度的“衰退”与“复苏”动荡波纹。如果美国企图再次打断步入“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中的衰退轨道,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可能会是重复上世纪90年代搞垮苏联东欧的办法,来调动其所有能量搞垮当今世界上其他大国或强国。
张莉: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五年,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在今年初答记者问时说:“今天的问题是,在失控和可能仅为少数人自私地谋取好处的金融体系下,在缺乏任何有效框架来给予我们更大、更雄心勃勃的目标的情况下,民主是否还能繁荣,这还真是一个问题。”参加世界社会论坛的一些知名学者认为:“欧洲民主已经被贪婪的金融市场绑架,而且这个没有 底线的市场现在已经威胁到了人权和政治权。”您怎么看待这些观点?
李慎明:目前这场正在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是对美国这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特别是金融霸权肆意泛滥的“报复”,是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理论的有力清算,更是对美国所谓“民主制度”的根本挑战。不论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布热津斯基,还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左翼学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民主存在严重的危机,但他们仍然无法认清西方“民主”的本质。
怎样认清西方“民主”的真实面目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口号平等下的实质不平等。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多党制不过是统治集团内部民主表现形式、权力分配方式与所谓“普世民主”的点缀而已。在美国,仅仅是数万甚至是数千富有的人或是他们的代理人在管理着美国。例如,在美国共和党的背后,主要是军工、石油、制造等“传统商业”的支撑,而民主党的背后主要是金融、电信、传媒等“新兴商业”的支撑。第二,形式平等下的内容不平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那种一人一票选举制的平等,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所谓平等。现在美国大选的参选率往往仅有一半多一点,这实质上是剥夺了近半数人的参选资格。此外,美国的联邦法律规定实行普选制,但又通过“选举人” 制和州法律的“胜利者得全票”制即通吃制暗度陈仓,改变和相当程度地削弱了普选制。第三,金钱政治的本质。在现代西方社会,垄断资本往往通过金钱和所谓的公关公司、 游说集团等控制立法、行政、司法机构,通过控制各种新闻媒介控制社会舆论和民众意识。民众的所谓权力与自由,只不过是在他们事先设定好的资本统治集团内部少数不同代理人甚至仅在两人之间进行选择罢了。第四,金钱操纵的主流价值观。美国投入大量金钱兴办各类媒体,在世界上大肆宣扬其“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拼命诋毁它们企图颠覆的国家的执政者,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丧尽自尊,无颜自立;然后,使其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 “新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和政治法律制度及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畅通无阻,这种话语霸权既达到了西方国际垄断资本对发展中国家剥削、掠夺的目的,同时又能用这些巧妙动听的语言掩饰它们残酷剥削压迫的实质。第五,在对内“仁慈”的表面下,美国政府对人民来说,实质上没有民主,而本质上是赤裸裸的专政。